浏览数量: 218 作者: 本站编辑 发布时间: 2022-07-05 来源: 本站
“2022届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达到1076万人,比去年新增167万人。”另一边,疫情后海外留学生回国人数激增,2021年回国就业的留学生人数首次突破百万。
不得不说1076万vs100万的就业竞争,真的是苦了这一届毕业生,说是夹缝中求生存也不为过。
那么今年就业到底有多难?
“985大学毕业,春招零Offer,我都想进厂扭螺丝了。"“投了200份简历结果面试我的才3家不到,我已经彻底放弃春招了,持续躺平中。”
与此同时,“2022毕业生平均签约月薪仅6507元,相比往年下降12%”的消息在全网刷屏。“找工作难”、海归变“海待”的就业现象,在今年尤为突出。
更残酷的是,即使在春招中这一届毕业生主动自降身价,依旧还有一半的大学生没有找到工作,不得不面临毕业即失业的困境。
据不完全数据统计:目前国内待业的人群已高达1300万。受疫情反复影响,市场经济下行明显。最为反常的要数在金三银四的招聘旺季里,国内企业裁人比招人还要勤快,就连职场中的高层也无一幸免。
“B站直播部门或将整体裁员。”
“小红书结构调整,裁员比例20%,涉及各个部门。”
“知乎视频部门裁员近六成。”
然而除去已知的名企裁员风波潮,又有多少私企撑不住直接永久关停,我们不得而知。
一边是找不到工作的应届生,另一边是丢了工作的往届生,今年市场整体就业环境不是一般的差。
难怪不少网友直呼:
“毕业前:为中华崛起而读书,毕业后:三千就三千吧。”
要知道任何事情都是有两面性的,虽说整体就业形势严峻,但依旧存在结构性行情,这点和股票市场亦是雷同的。
如果为了避险,一味躺平反而会错失机会,你以为自己杀跌了,殊不知大涨就在明天。
留学生要如何脱颖而出?
正所谓:“机遇和挑战并存。”有些时候哪怕是最难就业季,只要找准了突破口也能反败为胜。
据《中国校招就业调查报告》显示,海归优先职位近3年平均月薪连续上涨,去年平均月薪更是直逼1.3万,同比上涨近9%。
而与此同时,去年国内应届生平均工资也才7395元,少留学生快一半。
如此看来,就算留学生学历一直被舆论唱衰,但在就业市场它确实比国内应届生身份更值钱。
最起码光是英语口语和海外留学经历,就足够让国内普通本科生望尘莫及。而且随着国际贸易的深入,越来越多的国企开始选择走出国门,扩张版图。
首当其冲的要数字节跳动,作为近年被全网公认的“出海狂魔”。字节在海外业务的收入在今年3月出海收入双榜第一,一骑绝尘。
赚得多,出手自然阔绰。
据知情人透漏:字节在5月份会开放出新一轮岗位,几乎一半是给留学生,月薪过万是标配。而且不止字节,腾讯、B站、美团等一大批实力大厂也正在海外领域迅速扩张,招兵买马。
海外业务迅速扩张,对留学人才的需求自然也是逐年暴涨。这也是为什么国内应届生在后疫情时代工资降了,但留学生却涨了的主要原因。
留学生归国就业Tips
1.摆正心态
如果你确定归国就业,首先要做的应该是摆正心态,不要眼高手低。不要抱着出国就一定光环加身的想法,过于高估自己的能力。
有些留学生会觉得自己回国后很厉害,不太看得起国内学生。这种盲目自大的心态不仅会屡屡碰壁,而且期望与现实之间的落差对自信心也会造成不小的打击。
2.了解市场行情
务必及时了解国内求职行情。多了解国内就业环境和求职时间线,熟悉国内招聘流程。
明确了国内的求职方向,并针对学校、专业、地理位置和实习经历等背景有针对性的解析国内求职的优势与劣势,多了解国内招聘情况。
另外,丰富简历内容,提升专业知识,更大幅提升了求职的效率。正式求职时不会乱了阵脚。
3.保证优质实习经历
简历上有实习经历已经成为了很多学生的共识,所以,实习经历的含金量和匹配度成为了HR们在招聘时的重要考量指标。
实习经历只有一个月的,在HR眼里就是为了应付找工作。还有一些学生实习经历丰富,却和求职岗位并不太匹配,这在HR看来,属于“没想好自己想要做什么。
与此相对应,在大企业实习、与应聘的工作匹配度高、实习时间大于3个月的实习经历,属于“优质经历”,即使只有一份实习,但含金量高就行。
近年来海归人员大量归国,中国无疑迎来了“海归时代”。如果大家有回国发展的计划,一定要多多关注国内的就业资讯,以便及时做出调整,提前适应。
本文来自:爱康优申留学中心 https://www.iconeducn.com/ 请勿随意转载!